(本報拿篤十二日訊)因某一方面的缺陷,導致人生暗然無光,前途一片渺茫,甚至消極地認為,這就是宿命。為了讓特殊兒,尤其是不全殘疾者能夠面對校園和面對社會兩大難關,拿篤殘障兒童復健中心負責人甲必丹陳一鳴認為,一座耗資大約十五萬令吉的培訓中心之工程必須落實,讓殘疾人尋覓自己的一片天地,自己的命運自己扛。
據悉,拿篤殘障兒童復健中心創辦迄今已有九年的歷史,在這九年裡,中心一直著重於對特殊兒的托管、護理和物理治療,也把部份的特殊兒送往中小學特殊班就讀。問題在於班主任和老師只能夠給孩子教學,卻不會提供保姆式的服務,也不允許學生穿尿片上課,使到特殊兒受教育的機會隔著一層牆。
此外,一些腦頭如正常人並無差異,只是因為肢體殘疾被逼坐輪椅的特殊兒,也遭隔離於校園的籬笆外,讓他們無法接受政規教育。中心輔導處主任馬麗岸達(阿隆)披露,其中有六位頭腦聰穎的特殊兒面對相同的個案,中心被逼為他們特別安排報考初級電腦文憑,結果全部都及格考獲,目前還有另外還有兩人正報考這一份文憑。
由此看來,很多殘疾人都是殘而不廢,雖然他們不能跟正常人一樣幸運,有一具完整健全的身軀,卻一樣有其過人之處,甚至在某一方面,有著更驚人的擅長,這一切都是上蒼所恩賜的禮物,如果得到後先天的栽培,一樣能夠發揮所能,在某一領域大顯身手,一樣能夠為民眾服務。
“舉例有一位叫費茲惹米爾的同學,雖然他有著一個比常人更大而笨重的腦袋,造成他因長相奇異而非常自閉和自卑性很重,卻思維正常,並且擅於歌唱,悅耳的音聲頻頻贏來大家的鼓掌,認為是可取之才,卻偏偏因為無法站立,終日只能坐在輪椅上,因而不能上學識字,使他的天份被埋沒,甚至前途就這樣白白斷送”。馬麗岸達憐憫地說。
另一個個案就是,雖然心智成長遲鈍或一直停留在幼小年齡的階段,甚至罹患弱智問題的同學,卻善擅於載歌載舞,總希望把內心世界的快樂帶給大家,甚至在報考政府考試時,都有甲等的優異成績。一些頭腦精靈,手腳靈活的殘疾兒,也熱衷於手工和電腦繪圖,卻因為某一些的缺陷,造成他們的才華受到束搏,永遠只能局限於一個瓶子裡。
因此,經過全體中心同人九年的辛苦經營和探索,使中心的發展邁向另一個高峰。甲必丹陳表示,他們決定讓中心踏上另一個旅程碑,走向“教育計劃”的階梯,使拿篤坡特殊兒不再是社會的包袱,相反的,他們會是一個除了可以自立根生,獨立生活的特殊兒,一樣可以把自己僅有的能力奉獻給社會。他說,這一項“教育計劃”分為兩大部份,第一部份是學前教育,第二部份是謀生教育。
他說,學前教育總的來說,是特殊兒踏進校園前的必修課程,對象是三至五歲,即進入幼稚園和小學前的特殊兒。除了讓他們接受啟蒙教育,包括:讀、寫、算,更重要的是教導他們學習和習慣校園生活,包括最起碼能夠自己上廁所大小便,見到師長問好、遵守校規和待人接物的基本禮儀,如何跟其他同學和睦共處及情緒管理等等。
甲必丹陳認為,無論有多好的天份或才華,孩子總不能擺脫學術教育,孩子們必須懂得識字、寫字、閱讀、計算和其它本基學識,才能夠有足夠的條件被加以栽培,讓他的特長得以更全面性地開發。而當特殊兒們在培訓中心接受學前教育後,便可以踏入校園的第一步,接受跟其他正常孩子的中小學學歷,甚至更高深的學問。
在謀生教育的一部份,則是為十四歲至十八歲的特殊兒,提供如何踏進社會就業的課程。培訓中心將依照不同特殊兒的能力,安排一些培訓項目,如:手工藝品、餐飲服務、技工打雜、清潔包裝或更高程度的電腦項目等。甲必丹陳要的拿篤殘障兒童復健中心,不是一間托兒所或純粹的收容收,而是一個讓特殊兒能夠真正復健、成長、獨立和學習,甚至可以面對外界群眾的復健中心。
因此,甲必丹陳和中心全體同人都迫切希望社會大眾能夠伸以援手,協助他們完成這一項計劃--教育計劃。他說,目前,他們已計劃好在目前拿篤殘障兒童復健中心地址旁邊一塊約二十尺長乘十八尺寬的空地,蓋一座培訓中心,裡內預料設有兩間課室、一個廚房和一個廁所。
“目前地我們有,長期經濟來源有(主要是指教師費,由福利部包辦),建築仄圖也畫好了,只要支金足夠,我們的計劃就馬上開動”。甲必丹陳希望這一項計劃能夠在明年全面落實,因此他將攜同諸位中心同人和志同道合的朋友,向熱忱公益的各界殷商和社會人士募捐籌款。
據悉,拿篤殘障兒童復健中心是一個由拿篤國際文華獅子會和拿篤衛生局聯合創辦的慈善機構,除了輔導師的工資和特殊兒的津貼是由福利部資助,其它經濟來源大部份來自社團組織、私人機構和各界殷商的支持。因此上述的計劃必須得到各方的援助才能夠落實。甲必丹陳希望大家能夠本著一夥善良的心,為不幸的一群獻上一份愛,讓愛積少成多,為特殊兒們找到命運的轉捩點。
據悉,拿篤殘障兒童復健中心創辦迄今已有九年的歷史,在這九年裡,中心一直著重於對特殊兒的托管、護理和物理治療,也把部份的特殊兒送往中小學特殊班就讀。問題在於班主任和老師只能夠給孩子教學,卻不會提供保姆式的服務,也不允許學生穿尿片上課,使到特殊兒受教育的機會隔著一層牆。
此外,一些腦頭如正常人並無差異,只是因為肢體殘疾被逼坐輪椅的特殊兒,也遭隔離於校園的籬笆外,讓他們無法接受政規教育。中心輔導處主任馬麗岸達(阿隆)披露,其中有六位頭腦聰穎的特殊兒面對相同的個案,中心被逼為他們特別安排報考初級電腦文憑,結果全部都及格考獲,目前還有另外還有兩人正報考這一份文憑。
由此看來,很多殘疾人都是殘而不廢,雖然他們不能跟正常人一樣幸運,有一具完整健全的身軀,卻一樣有其過人之處,甚至在某一方面,有著更驚人的擅長,這一切都是上蒼所恩賜的禮物,如果得到後先天的栽培,一樣能夠發揮所能,在某一領域大顯身手,一樣能夠為民眾服務。
“舉例有一位叫費茲惹米爾的同學,雖然他有著一個比常人更大而笨重的腦袋,造成他因長相奇異而非常自閉和自卑性很重,卻思維正常,並且擅於歌唱,悅耳的音聲頻頻贏來大家的鼓掌,認為是可取之才,卻偏偏因為無法站立,終日只能坐在輪椅上,因而不能上學識字,使他的天份被埋沒,甚至前途就這樣白白斷送”。馬麗岸達憐憫地說。
另一個個案就是,雖然心智成長遲鈍或一直停留在幼小年齡的階段,甚至罹患弱智問題的同學,卻善擅於載歌載舞,總希望把內心世界的快樂帶給大家,甚至在報考政府考試時,都有甲等的優異成績。一些頭腦精靈,手腳靈活的殘疾兒,也熱衷於手工和電腦繪圖,卻因為某一些的缺陷,造成他們的才華受到束搏,永遠只能局限於一個瓶子裡。
因此,經過全體中心同人九年的辛苦經營和探索,使中心的發展邁向另一個高峰。甲必丹陳表示,他們決定讓中心踏上另一個旅程碑,走向“教育計劃”的階梯,使拿篤坡特殊兒不再是社會的包袱,相反的,他們會是一個除了可以自立根生,獨立生活的特殊兒,一樣可以把自己僅有的能力奉獻給社會。他說,這一項“教育計劃”分為兩大部份,第一部份是學前教育,第二部份是謀生教育。
他說,學前教育總的來說,是特殊兒踏進校園前的必修課程,對象是三至五歲,即進入幼稚園和小學前的特殊兒。除了讓他們接受啟蒙教育,包括:讀、寫、算,更重要的是教導他們學習和習慣校園生活,包括最起碼能夠自己上廁所大小便,見到師長問好、遵守校規和待人接物的基本禮儀,如何跟其他同學和睦共處及情緒管理等等。
甲必丹陳認為,無論有多好的天份或才華,孩子總不能擺脫學術教育,孩子們必須懂得識字、寫字、閱讀、計算和其它本基學識,才能夠有足夠的條件被加以栽培,讓他的特長得以更全面性地開發。而當特殊兒們在培訓中心接受學前教育後,便可以踏入校園的第一步,接受跟其他正常孩子的中小學學歷,甚至更高深的學問。
在謀生教育的一部份,則是為十四歲至十八歲的特殊兒,提供如何踏進社會就業的課程。培訓中心將依照不同特殊兒的能力,安排一些培訓項目,如:手工藝品、餐飲服務、技工打雜、清潔包裝或更高程度的電腦項目等。甲必丹陳要的拿篤殘障兒童復健中心,不是一間托兒所或純粹的收容收,而是一個讓特殊兒能夠真正復健、成長、獨立和學習,甚至可以面對外界群眾的復健中心。
因此,甲必丹陳和中心全體同人都迫切希望社會大眾能夠伸以援手,協助他們完成這一項計劃--教育計劃。他說,目前,他們已計劃好在目前拿篤殘障兒童復健中心地址旁邊一塊約二十尺長乘十八尺寬的空地,蓋一座培訓中心,裡內預料設有兩間課室、一個廚房和一個廁所。
“目前地我們有,長期經濟來源有(主要是指教師費,由福利部包辦),建築仄圖也畫好了,只要支金足夠,我們的計劃就馬上開動”。甲必丹陳希望這一項計劃能夠在明年全面落實,因此他將攜同諸位中心同人和志同道合的朋友,向熱忱公益的各界殷商和社會人士募捐籌款。
據悉,拿篤殘障兒童復健中心是一個由拿篤國際文華獅子會和拿篤衛生局聯合創辦的慈善機構,除了輔導師的工資和特殊兒的津貼是由福利部資助,其它經濟來源大部份來自社團組織、私人機構和各界殷商的支持。因此上述的計劃必須得到各方的援助才能夠落實。甲必丹陳希望大家能夠本著一夥善良的心,為不幸的一群獻上一份愛,讓愛積少成多,為特殊兒們找到命運的轉捩點。